新闻资讯

首届大湾区数字农业科创沙龙在深顺利举行

2022/10/24

近日,首届大湾区数字农业科创沙龙在深圳顺利举行。


该活动由未来农业服务平台「35斗」围绕“AI起兮,数字农业云飞扬”这一主题,道创智能、丰农控股、矽递科技、中农网、共达地等农业创新企业参加本次沙龙活动,共同探索AI赋能契机下,大湾区数字农业发展的新机遇。


图片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优化,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成熟。作为走在科技前沿的深圳借助在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农业革命的改革,为全国各地的农业领域提供切实可行的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图片


深圳除了落地中国(深圳)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外,还将在周边对口帮扶地区建设多个产业聚集园,对接7大战略新兴产业和7大未来产业,重点聚焦生物育种、生命健康和海洋经济,实现科研能力、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的聚集。在智慧农业版图中,深圳拥有重要的枢纽地位。


会上道创智能市场总监陈洁茹,丰农控股联合创始人谭泽鑫,深圳矽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营销总监、智慧农业行业负责人崔明,中农网投资总监、数字化服务负责人蔡伟鹏,共达地高级市场总监李苏南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数字农业的发展和趋势。


图片


针对数字农业智能化落地的难题,道创智能以“AI+机器人赋能农业装备,助力农业加工提质增效”为议题,会上分享了智能装备在果蔬采后的应用。

我国是水果大国,产量每年都在增加。2021年产量近3亿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中国水果零售市场的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8273亿元增至2021年的122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2%,到了2022年有望突破13000亿元。


图片


拥有万亿元的市场,很多种水果、卖水果的企业却赚不到钱。水果标准化程度低而中间环节损耗严重,而水果采后加工处理是把控水果质量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中国大多产区还采用传统的人工分选方式,误判率高、损耗高、效率低的情况数不胜数。


图片


道创自研的「水果智能分选装备」,实现了大规模的水果的内外部无损检测。通过自研的AI机器视觉、近红外光谱技术,一台4通道分选设备可实现1小时13-15吨柑橘的检测,检测指标包含柑橘的着色度、光洁度等外观指标和糖酸度、内部病变等内部品质指标。


图片


农业智能机器人在发达国家的运用较为普遍,在国内第一产业里的应用则相对滞后。道创智能的设备在水果领域做出了技术的创新也推动水果采后加工处理环节走向标准化、智能化。


图片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国家对农业领域大力扶持,农业人工智能科技慢慢进入了大众视野,赋能农业生产。


道创也将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农业的新途径,围绕水果智能分选领域,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切身可行的方案,推动中国农业、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注入新动能。